专利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中框、粘结件、以及弯曲盖板。中框包括相连的第一装配面和第一外表面,第一装配面和第一外表面之间形成台阶槽;粘结件设于台阶槽内;弯曲盖板包括本体、及与本体周缘弯曲连接的弯曲部,弯曲部远离本体的一端形成第二装配面。其中,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相对设置,并通过粘结件实现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的粘合连接;且弯曲盖板的第二外表面、粘结件的第三外表面、以及第一外表面构成平滑的表面。本申请通过改变台阶槽开设的位置,去除了中框外周缘凸台的存在,使中框、粘结件、以及弯曲盖板的外表面可构成平滑过渡的表面,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平整度。
公开号:CN214335607U
申请号:CN202120710746.7U
申请日:2021-04-0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耿景卓
申请人: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PC主号:G06F1-16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子设备。
[n0002] 电子设备中的中框和盖板在装配时,通常先通过在中框上开设一个台阶槽,然后将盖板装配到台阶槽内。但这样中框会在和盖板的过渡处有一个凸台凸出盖板外观面,导致盖板和中框不能平滑过渡,用户在触摸外观面时会产生刮手感,降低了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n0003]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粘结件、以及弯曲盖板;所述中框包括相连的第一装配面和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装配面和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形成台阶槽;所述粘结件设于所述台阶槽内;所述弯曲盖板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周缘弯曲连接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形成第二装配面;
[n0004] 其中,所述第一装配面和所述第二装配面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粘结件实现所述第一装配面和所述第二装配面的粘合连接;且所述弯曲盖板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粘结件的第三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外表面构成平滑的表面。
[n0005]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改变了台阶槽开设的位置,将台阶槽形成于所述第一装配面和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这样,中框外周缘就不会有凸台的存在。因此便可使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以及第三外表面构成平滑的表面,即使弯曲部、粘结件、以及中框的外观面形成连续、整体的表面,避免了凸台的存在,进而避免了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磕碰,掉漆等不良,提升良率。并且当用户触摸电子设备的外观面时不会产生刮手感,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平整度与使用体验。
[n0006] 另外,本申请由于没有了凸台的存在,且用粘结件来粘结中框和弯曲盖板,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可避免中框和弯曲盖板之间缝隙的存在,进一步提高了中框和弯曲盖板之间平滑过渡的效果,提升了电子设备平整度,更提高了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
[n000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n0008]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09]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n0010] 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n0011] 图4为图3中的局部示意图。
[n0012]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n0013]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n0014]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n0015]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n0016]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中框、支撑件、及粘结件的俯视图。
[n0017]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n0018]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n0019]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n0020] 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n0021] 图1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n0022]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n0023] 图16-图19分别为S100,S200,S300,S400对应的示意图。
[n0024]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S300所包括的工艺流程图。
[n0025] 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S200所包括的工艺流程图。
[n0026] 标号说明:
[n0027] 电子设备-1,中框-10,边框-11,内表面-111,第一装配面-112,第一外表面-113,第一收容空间-12,台阶槽-13,底面-131,第二子装配面-131a,第二弯折面-131b,第一子弯折面131c,第二子弯折面-131d,粘结件-20,粘结剂-20a,第三外表面-21,弯曲盖板-30,弯曲部-31,第二装配面-311,第二外表面-312,本体-32,第二收容空间-33,第一子装配面-34,第一弯折面-35,支撑件-60,支撑部-600,阻挡件-70,第一限位面-71,第二限位面-72,显示屏-80,后壳-90,第一标识-91,第二标识-92,容置空间-93。
[n0028]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n0029] 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再详细介绍下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n0030]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由于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以及丰富多样的操作性,现已备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同时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期望值与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电子设备通常包括中框和弯曲盖板,中框和弯曲盖板在装配时通常先通过在中框上设计一个较深的中框台阶槽,然后将弯曲盖板装配到台阶槽内,并利用设于台阶槽内的粘结剂将中框和弯曲盖板粘结起来。
[n0031] 但实际中中框需要比弯曲盖板更宽,这样中框会在和弯曲盖板的过渡处有一个凸台凸出弯曲盖板外观面。当凸台尺寸过宽时,会影响整体尺寸美观。凸台尺寸过窄时,又会影响其强度和可制造性。目前业内普遍采用的设计宽度为0.15-0.3mm。但不管凸台的宽度如何,只要凸台存在,就会导致弯曲盖板和中框不能平滑过渡,用户在触摸外观面时会产生刮手感,降低了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另外,由于凸台的尺寸非常小,所以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凸台变形,掉漆等不良风险。
[n0032] 并且,由于凸台的存在会使得台阶槽内壁和弯曲盖板外壁之间形成一整圈的微小缝隙,这样不仅会影响电子设备的外观性能,还会降低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
[n0033] 另外,由于弯曲盖板和中框通过粘结剂粘结在一起,因此粘结剂对中框和弯曲盖板缝隙的填充一致性非常难以掌控。当粘结剂过少时,缝隙里的粘结剂很少,用户可以看到中框底色。当粘结剂量过多时,胶水会不均匀地溢出金属凸台,造成溢胶不良。并且由于弯曲盖板外壁和凸台形成了台阶结构,导致角落处的残胶不易擦除。
[n0034] 鉴于此,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一并参考图1-图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局部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其中,电子设备1包括中框10、粘结件20、以及弯曲盖板30。所述中框10包括相连的第一装配面112和第一外表面113,所述第一装配面112和所述第一外表面113之间形成台阶槽13。所述粘结件20设于所述台阶槽13内。所述弯曲盖板30包括本体32、及与所述本体32周缘弯曲连接的弯曲部31,所述弯曲部31远离所述本体32的一端形成第二装配面311。其中,所述第一装配面112和所述第二装配面311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粘结件20实现所述第一装配面112和所述第二装配面311的粘合连接;且所述弯曲盖板30的第二外表面312、所述粘结件20的第三外表面21、以及所述第一外表面113构成平滑的表面。
[n0035]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1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本申请以电子设备1为智能手表进行示意。
[n0036]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1包括中框10。其中,中框10可以起到支撑弯曲盖板30和后壳90的作用,并且中框10还可为电子设备1的其他部件提供装设和保护基础。可选地,中框10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边框11。即中框10是由多个边框11首尾相连围设形成的,也可以理解为中框10是由一圈边框11围设形成的。进一步可选地,中框10包括四个边框11,分别构成中框10的四个侧边。另外,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中框10可不包括底边,即边框11围设形成的区域是上下连通的。
[n0037] 其中,中框10具有多个表面,例如内表面111、第一装配面112、第一外表面113等等。所述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3背向设置,所述第一装配面112弯折连接所述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3,即内表面111、第一装配面112、第一外表面113是三个依次弯折连接的。多个内表面111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12。第一外表面113可以理解为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即电子设备1的外观面。此时第一装配面112可以理解为连接内表面与外表面的表面,即中框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本申请以第一装配面112为上表面进行示意。本实施方式可在第一装配面112和第一外表面113上形成台阶槽13,即台阶槽13同时形成于第一装配面112与第一外表面113。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槽13的底面131可以认为是第一装配面112的一部分。
[n0038] 另外,台阶槽13可以理解为去除上表面和外观面的一部分结构后形成的空间,并且该空间后续可以用来装设粘结件20等其他部件。并且由于台阶槽13同时形成于上表面和外观面,因此也可以理解为本实施方式的台阶槽13只有在靠近第一收容空间12的一侧具有侧壁,而另一侧没有侧壁。至于台阶槽13其余方向上的侧壁要看台阶槽12贯穿第一装配面112的程度。当台阶槽13围绕第一装配面112开设一圈时,此时台阶槽12的形状为圆环状,因此没有其余方向上的侧壁。否则台阶槽也会有其余方向上的侧壁。这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另外,当中框10和弯曲盖板30配合后,通过中框10表面与弯曲盖板30表面的配合台阶槽12可转变成凹槽结构。
[n0039] 可选地,中框10可以为塑胶中框10,例如,中框10可以采用热塑性或者热固性等塑胶材料制成。中框10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而成,这样,中框10就具有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中框10也可以为金属等其他材质制作而成,例如,中框10为铝合金中框10等,这样,中框10和弯曲盖板30就可以兼具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本申请实施方式对中框10的具体材质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n0040]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1还包括弯曲盖板30。其中弯曲盖板30通常用于保护显示屏80,并且将电子设备1进行封装。弯曲盖板30包括本体32和弯曲部31,弯曲部31是与本体32周缘弯折连接的,以使其弯曲盖板30形成2.5D弯曲盖板30或者3D弯曲盖板30,从而使弯曲盖板30的边缘产生弧度。另外,所述本体32与所述弯曲部31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33,第二收容空间33可用于收容部分器件。可选地,弯曲部31的形状为弧形,至于本体32的形状可以为直线形,也可以为弧形。
[n0041] 可选地,弯曲盖板30可以为玻璃弯曲盖板30或塑胶复合弯曲盖板30。玻璃弯曲盖板30具有强度高、硬度好、不易变形的优点。塑胶复合弯曲盖板30具有韧性、延展性好、成本低的优点。本申请实施方式对弯曲盖板30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n0042] 进一步可选地,弯曲盖板30可以为2.5D复合弯曲盖板30,采用聚合物作为基体材料,加入增强材料、填充料等复合而成。例如,弯曲盖板30可以采用环氧树脂、碳酸钙、玻璃纤维及其它助剂混合成复合材料,这样,弯曲盖板30就可以兼具强度高、质量轻、耐候性强、耐酸碱、耐腐蚀以及耐磨等优异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弯曲盖板30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而成。由于一体注塑成型的精度更高、成本更低,因此,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而成的弯曲盖板30也相应的具有精度高、成本低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加工方式,可以使弯曲盖板30与中框10的配合精度更高,装配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减少干涉异音的问题。
[n0043]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1还包括粘结件20,粘结件20可以起到固定粘结的作用,粘结件20设于台阶槽13内,其粘结件20的一端粘结中框10,另一端粘结弯曲盖板30。可选地,粘结件20的材质可以为泡棉胶带、三元乙丙橡胶、或者粘结胶水等等。
[n0044] 从上述内容可知,由于相关技术中有凸台的存在导致弯曲盖板30和中框10不能平滑过渡,用户在触摸时有刮手感。因此本实施方式改变了台阶槽13开设的位置,将台阶槽13同时形成于第一装配面112和第一外表面113,这样中框10外周缘就不会有凸台的存在。因此本实施方式便可使且所述弯曲部31背离所述第二收容空间33的表面、所述粘结件20背离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2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外表面113构成平滑的表面,即使所述弯曲盖板30的第二外表面312、所述粘结件20的第三外表面21、以及所述第一外表面113形成连续、整体的表面,避免了凸台的存在,进而避免了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磕碰,掉漆等不良,提升良率。并且当用户触摸电子设备1的外观面时不会产生刮手感,提高了电子设备1的平整度与使用体验。
[n0045] 另外,本实施方式由于没有了凸台的存在,且用粘结件20来粘结中框10和弯曲盖板30,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可避免中框10和弯曲盖板30之间缝隙的存在,进一步提高了中框10和弯曲盖板30之间平滑过渡的效果,提升了电子设备1平整度,更提高了电子设备1的防水性能。这里提及的防水性能指的是将电子设备1放入一定深度的水中一定时间内电子设备1内部不进水的能力。
[n0046] 可选地,第一外表面113为曲面,第二外表面312也为曲面,第三外表面21也为曲面,所述第一外表面113为曲面。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弯曲盖板30的第二外表面312、所述粘结件20的第三外表面21、以及所述第一外表面113构成平滑的曲面。
[n0047] 请再次参考图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槽13的底面131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外表面113,所述粘结件20的一端粘结所述底面131,另一端粘结所述第二装配面311。
[n0048]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台阶槽13同时穿过至少部分第一装配面112与至少部分第一外表面113,因此台阶槽13的底面131可弯折连接第一外表面113,此时可使粘结件20的一端粘结底面131,另一端粘结弯曲盖板30。这样在弯曲盖板30的盖合方向上设置粘结件20可进一步提高中框10和弯曲盖板30的连接性能。并且由于台阶槽13和粘结件20的设置,使得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支持擦胶工艺。其中,擦胶工艺指的是在两个粘接零件之间,点过量的胶水,当零件装配到位后,胶水能够完全填充装配间隙,同时均匀的溢到产品外面,在胶水凝固之前,用棉布或者治具将多余的胶水清除掉。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台阶槽13结构简单,因此能够实现胶水良好填充,并且当溢胶后,由于没有凸台的存在进而形成的台阶结构,其整个表面都是平整、光滑过渡的。因此可良好地去除多余的残胶、溢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良率。
[n0049] 可选地,粘结件20包括但不限于胶水,其胶水在初始状态为液态,当弯曲盖板30粘结后,胶水会逐渐固化,从而形成固态的粘结件20。
[n0050] 上述内容介绍了粘结件20与中框10和弯曲盖板30的关系,本申请将继续介绍中框10与弯曲盖板30的装配面之间的关系。
[n0051] 请一并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装配面311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子装配面34与第一弯折面35,所述第一弯折面35还弯折连接所述第二外表面312,所述第一弯折面35相较于所述第一子装配面34靠近所述第二外表面312;且所述第一弯折面35相较于所述第一子装配面34朝向远离所述中框10的方向弯折。
[n0052] 本实施方式首先介绍弯曲盖板30。其中,弯曲盖板30的第二装配面311指的是弯曲部31远离本体32的一侧表面,该表面并不是规则的水平结构,而是在与第二外表面312相连的棱边处设有第二外表面312,即第一倒角结构。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子装配面34、第一弯折面35、及第二外表面312三者形成第一倒角结构,第一弯折面35即为第一倒角面。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弯折面35相较于所述第一子装配面34朝向远离所述中框10的方向弯折设置,可增加弯曲部31边缘的角度,从而防止弯曲部31过尖,降低了弯曲盖板30的工艺难度,有利于制造和加工。并且还可使弯曲盖板30不易损坏,防止刮伤,提高了弯曲盖板30的使用寿命。
[n0053] 可选地,第一弯折面35可以为斜面,进一步降低弯曲盖板30的工艺难度。
[n0054] 可选地,第一弯折面35的形成可通过制备出第二装配面311与第二外表面312后加工而成,从而使第二装配面311变成弯折连接的第一子装配面34与第一弯折面35。或者,在制备弯曲盖板30的过程中即制备出第一子装配面34与第一弯折面35。
[n0055] 请一并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槽13的底面131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二子装配面131a与第二弯折面131b,所述第二弯折面131b还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外表面113,所述第二弯折面131b相较于所述第二子装配面131a靠近所述第一外表面113;且所述第二弯折面131b相较于所述第二子装配面131a朝向靠近所述弯曲部31的方向弯折。
[n0056] 本实施方式将继续介绍中框10。其中,中框10的装配面指的是中框10中开设台阶槽13后的底面131。本实施方式台阶槽13的底面131也不是规则的水平结构,而是由弯折连接的第二子装配面131a与第二弯折面131b组成。其中,第二子装配面131a为水平面,第二弯折面131b为斜面,且水平面靠近内侧,斜面靠近外侧。并且斜面的倾斜方向是朝向靠近弯曲盖板30的方向倾斜设置的,即所述第二弯折面131b相较于所述第二子装配面131a朝向靠近所述弯曲部31的方向弯折。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二弯折面131b靠近所述第二子装配面131a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外表面31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弯折面131b远离所述第二子装配面131a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外表面312之间的距离。因此,此时可利用第二弯折面131b的斜面来充当台阶槽13另一侧的侧壁,这样当填充粘结胶时,粘结胶可固设于台阶槽13内,防止粘结胶溢出。
[n0057] 请再次参考图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装配面34平行于所述第二子装配面131a,所述第一弯折面35平行于所述第二弯折面131b。
[n0058]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子装配面131a与第二弯折面131b的基础上,还可分别使第二子装配面131a的平面平行于第四表面34,使第二弯折面131b的斜面平行于第五表面35,即弯曲部31的配合面和中框10的配合面是对应设置的,这样可使粘结胶的厚度保持一致,提高中框10与弯曲盖板30连接的平衡性与稳定性,防止粘结件20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
[n0059] 请一并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弯折面131b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子弯折面131c与第二子弯折面131d,所述第二子弯折面131d还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外表面113,所述第二子弯折面131d相较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面131c靠近所述第一外表面113;且所述第二子弯折面131d相较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面131c朝向远离所述弯曲部31的方向弯折。
[n006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弯折面131b与第一外表面113的连接处还可设置第二倒角结构,即第二弯折面131b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子弯折面131c与第二子弯折面131d,第一子弯折面131c、第二子弯折面131d、以及第一外表面113三者构成第二倒角结构,第二子弯折面131d为第二倒角面。并且由于所述第二子弯折面131d相较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面131c朝向远离所述弯曲部31的方向弯折设置,可增加中框10边缘的角度,从而防止中框10边缘过尖,降低了中框10的工艺难度,有利于制造加工。并且还可使中框10不易损坏,防止刮伤,提高了中框10的使用寿命。
[n0061] 可选地,第二子弯折面131d可以为斜面,进一步降低中框的工艺难度。
[n0062] 可选地,第二子弯折面131d的形成可通过制备出第二弯折面131b与第一外表面113后加工而成,从而使第二弯折面131b变成弯折连接的第一子弯折面131c与第二子弯折面131d。或者在制备中框10的过程中(例如注塑成型)即制备出第一子弯折面131c与第二子弯折面131d。
[n0063] 上述内容介绍了中框10与弯曲盖板30的相关结构,接下来电子设备1还可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其他结构件,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1的各项性能。
[n0064] 请一并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支撑件60,所述支撑件60设于所述台阶槽13内以支撑所述第二装配面311,使所述第二装配面311与所述台阶槽13的底面131之间保持指定距离。
[n0065] 本实施方式还可在台阶槽13内增设支撑件60。其中支撑件60设于台阶槽13的底面131上,并且第二装配面311可连接支撑件60。也可以理解为,第二装配面311并不是全部均与粘结件20连接的,而是部分表面与粘结件20连接,其余的表面设于支撑件60上。本实施方式支撑件60的设置,首先可在装配的过程中使弯曲盖板30与支撑件60可以进行刚性支撑,从而保证因装配力量不均而导致的弯曲盖板30不平的问题,同时保证了粘结件20厚度的一致性。其次,刚性支撑也有效支撑了弯曲盖板30的内侧区域,保证了高级别防水的受力可靠性。
[n0066] 另外,对于支撑件60的具体设置情况,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三种具体的实施例。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在平行于第二装配面311的方向上,所述台阶槽13的底面131的宽度大于第二装配面311的宽度时,此时便需要设置上述所述的支撑件60进行支撑。至于支撑件60在台阶槽13内的位置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
[n0067]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当在平行于第二装配面311的方向上,所述台阶槽13的底面131的宽度大于第二装配面311的宽度时,此时也可以不设置支撑件60,利用粘结件20来支撑弯曲盖板30。在制备的过程中只需要控制弯曲盖板30缓慢朝向中框10移动,并且移动至指定距离后,此时还处于液态的粘结剂可粘结弯曲盖板30,当液态的粘结剂固化变为粘结件20后,便可利用粘结件20来对弯曲盖板30进行支撑,而不需要支撑件60进行支撑。
[n0068]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当在平行于第二装配面311的方向上,所述台阶槽13的底面131的宽度小于第二装配面311的宽度时,此时台阶槽13的突出部分(即为图8中黑色阴影的部分)来充当支撑件60,此时支撑件60即与中框10为一体式结构时,支撑件60可以认为是中框10的一部分,只不过申请人为了便于区分,将其中框10的一部分结构命名为支撑件60。
[n0069] 请一并参考图9,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中框、支撑件、及粘结件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6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600。
[n0070]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60并不是围设台阶槽13一圈设置的,而是通过间隔设置的支撑部600,将支撑部600设置在部分区域即可实现固定支撑的效果。如图9所示,边框11的数量为4个,支撑部600的数量为8个,每个边框11上设置2个支撑部600即可。另外,通过支撑部600的方式其相邻的两个支撑部600之间仍可设置粘结件20,从而相较于一整圈均设置支撑件60来说,可进一步提高中框10与弯曲盖板30的连接性能。
[n0071] 请一并参考图10,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粘结件20还设于所述支撑件60上,所述粘结件20粘结所述支撑件60与所述弯曲盖板30。
[n0072] 另外,在装配的过程中,可先在台阶槽13内设置粘结件20,并且为了达到最优的粘结性能,通常填充过量的粘结件20,这样的话,便会使部分设于台阶槽13内的粘结件20溢出至支撑件60上,而本实施方式便可利用粘结件20来提高弯曲盖板30与支撑件60的连接效果。
[n0073] 请一并参考图11,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还包括阻挡件70,所述阻挡件70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33内,所述阻挡件70设于所述第一装配面112上,或者所述阻挡件70设于支撑件60上。
[n0074]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还可包括阻挡件70,阻挡件70设于第一装配面112上,或者阻挡件70设于支撑件60上。也可以理解为阻挡件70即为设置在第一装配面112或者支撑件60上的凸块。从上述内容可知,填充过量的粘结件20会使得部分粘结件20溢出至支撑件60上,因此本实施方式可利用阻挡件70来对该部分粘结件20进行阻挡,防止该部分粘结件20进入第一收容空间12,从而影响电子设备1内的其他部件。本实施方式以阻挡件70设于第一装配面112上进行示意图。
[n0075] 请一并参考图12,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显示屏80,所述显示屏80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33内。
[n0076] 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还包括显示屏80,显示屏80是电子设备1中起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本实施方式可将所述显示屏80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33内,这样可通过弯曲盖板30来对显示屏80进行有效地保护。并且,所述显示屏80设于所述弯曲盖板30靠近所述第二收容空间33的一侧,即通过弯曲盖板30与中框10或者支撑件60配合,可防止显示屏80受压损坏,提高了显示屏80的使用寿命。
[n0077] 可选地,弯曲盖板30为透明弯曲盖板30,以便于显示屏80发出的光线可通过透明弯曲盖板30射出电子设备1外,以供用户观看。
[n0078] 请再次参考图12,本实施方式中,部分所述显示屏80夹设于所述弯曲盖板30与所述阻挡件70之间。可选地,所述阻挡件70具有背离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2的第一限位面71,所述弯曲部31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收容空间33的第二限位面72,所述第二限位面72与所述第一限位面71相对设置,部分所述显示屏80夹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面71及所述第二限位面72之间。
[n0079]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使部分显示屏80夹设于所述弯曲盖板30与所述阻挡件70之间,即部分所述显示屏80夹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面71及所述第二限位面72之间。阻挡件70不仅可用于阻挡粘结件20,还可利用阻挡件70来显示显示屏80的位置,降低装配难度。另外还可利用阻挡件70与弯曲盖板30来固定显示屏80,从而提高显示屏80的固定性能。
[n0080] 请一并参考图13,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装配面112上具有第一标识91,所述弯曲盖板30靠近所述中框10的一侧具有第二标识92,所述第一标识91正对应所述第二标识92。
[n0081]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在第一装配面112上设置第一标识91,弯曲部31上设置第二标识92。这样在装配的过程中时,即在将弯曲盖板30盖合中框10的过程中,可先移动弯曲盖板30,使弯曲盖板30上的第二标识92对准中框10上的第一标识91,从而使弯曲盖板30与中框10在装配方向上对准,随后再进行装配,从而提高电子设备1的装配精度。
[n0082] 请一并参考图14,图1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后壳90,所述后壳90设于所述中框10上,所述后壳90与所述弯曲盖板30设于所述中框10的相对两侧;所述后壳90、所述中框10、以及所述弯曲盖板30围设形成容置空间93,所述容置空间93包括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2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33。
[n0083]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还可包括后壳90,后壳90与弯曲盖板30设于中框10的相对两侧。后壳90、所述中框10、以及所述弯曲盖板30可将电子设备1包裹起来,从而围设形成容置空间93。该容置空间93包括第一收容空间12与第二收容空间33。电子设备1的其他部件便可设于该容置空间93内。
[n0084] 另外,后壳90的材质可与中框10的材质相同,本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n0085] 以上是本申请对电子设备1相关内容的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的装配方法。该装配方法可以用于装配上述的电子设备1。当然该电子设备1也可以用其他装配方法进行装配,本申请对此没有限制。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1以及装配方法可以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这并不影响本申请的本质。
[n0086] 请参考图15-图19,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16-图19分别为S100,S200,S300,S400对应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的装配方法,包括S100,S200,S300,S400。其中,S100,S200,S300,S400的详细介绍如下。
[n0087] 请参考图16,S100,提供中框10,包括相连的第一装配面112和第一外表面113,所述第一装配面112和所述第一外表面113之间形成台阶槽13。
[n0088] 请参考图17,S200,提供粘结剂20a,将所述粘结剂20a设于所述台阶槽13内。
[n0089] 请参考图18,S300,提供弯曲盖板30,所述弯曲盖板30包括本体32、及与所述本体32周缘弯曲连接的弯曲部31,所述弯曲部31远离所述本体32的一端形成第二装配面311,所述第一装配面112和所述第二装配面311相对设置;将所述第二装配面311抵接所述粘结剂20a,并使部分所述粘结剂20a凸出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3。
[n0090] 请参考图19,S400,去除凸出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3的所述粘结剂20a,以使所述弯曲盖板30的第二外表面312、所述粘结件20的第三外表面21、以及所述第一外表面113构成平滑的表面;且剩余的所述粘结剂20a转化为粘结件20,并通过所述粘结件20实现所述第一装配面112和所述第二装配面311的粘合连接。
[n0091]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配方法,可先提供具有特殊结构的台阶槽13,关于台阶槽13所带来的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在上述内容已经提及,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随后将液态的粘结剂20a设于台阶槽13内。再提供弯曲盖板30,将弯曲盖板30装配到中框10上并与粘结剂20a连接。此时会有部分粘结剂20a受到挤压力的作用从而凸出于第一外表面113,即凸出于电子设备1的外观面。由于此时电子设备1的外观面光滑、平整、且没有其他部件所阻挡,不会形成台阶结构。因此最后可在粘结剂20a固化成粘结件20之前,通过设备或人工去除凸出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3的所述粘结剂20a,这样便不会在电子设备1的外观面上形成残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良率。
[n0092] 请一并参考图20,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S300所包括的工艺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S300“将所述第二装配面311抵接所述粘结剂20a”包括S310,S320,S330。其中,S310,S320,S330的详细介绍如下。
[n0093] S310,获取所述第一装配面112上的第一标识91、以及所述弯曲盖板30靠近所述中框10的一侧的第二标识92。
[n0094] S320,控制所述弯曲盖板30相对所述中框10移动,以使所述第二标识92对准所述第一标识91。
[n0095] S330,控制所述弯曲盖板30朝向靠近所述中框10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装配面311抵接所述粘结剂20a。
[n0096] 在将弯曲盖板30与中框10进行配合之前,可先获取中框10第一装配面112上的第一标识91,再获取弯曲盖板30上的第二标识92。随后控制弯曲盖板30相对中框10进行水平移动,以使第二标识92对准第一标识91,此时便可认为弯曲盖板30与中框10在水平方向已对准。最后便可控制弯曲盖板30朝向中框10的方向移动,以使弯曲盖板30与中框10进行装配,从而提高电子设备1的装配精度。
[n0097] 请一并参考图21,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S200所包括的工艺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支撑件60,所述支撑件60设于所述台阶槽13的底面131上;S200“提供粘结剂20a,将所述粘结剂20a设于所述台阶槽13内”包括S210。其中,S210的详细介绍如下。
[n0098] S210,提供粘结剂20a,将所述粘结剂20a设于所述台阶槽13内,且部分所述粘结剂20a还设于所述支撑件60背离所述底面131的表面上。
[n0099] 为了保证粘结效果良好,通常会提供过量的粘结剂20a。当过量的粘结剂20a设于台阶槽13内时,此时便会有部分粘结剂20a设于所述支撑件60背离所述底面131的表面上。这样当后续控制弯曲盖板30与中框10配合时,弯曲盖板30的部分表面便会与支撑件60上的粘结剂20a相粘结,从而提高弯曲盖板30与支撑件60的连接性能。
[n0100]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粘结件、以及弯曲盖板;所述中框包括相连的第一装配面和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装配面和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形成台阶槽;所述粘结件设于所述台阶槽内;所述弯曲盖板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周缘弯曲连接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形成第二装配面;
其中,所述第一装配面和所述第二装配面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粘结件实现所述第一装配面和所述第二装配面的粘合连接;且所述弯曲盖板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粘结件的第三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外表面构成平滑的表面。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槽的底面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粘结件的一端粘结所述底面,另一端粘结所述第二装配面。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面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子装配面与第一弯折面,所述第一弯折面还弯折连接所述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弯折面相较于所述第一子装配面靠近所述第二外表面;且所述第一弯折面相较于所述第一子装配面朝向远离所述中框的方向弯折。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槽的底面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二子装配面与第二弯折面,所述第二弯折面还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弯折面相较于所述第二子装配面靠近所述第一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弯折面相较于所述第二子装配面朝向靠近所述弯曲部的方向弯折。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装配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子装配面,所述第一弯折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弯折面。
[0006]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面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子弯折面与第二子弯折面,所述第二子弯折面还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子弯折面相较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面靠近所述第一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子弯折面相较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面朝向远离所述弯曲部的方向弯折。
[000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台阶槽内以支撑所述第二装配面,使所述第二装配面与所述台阶槽的底面之间保持指定距离。
[000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
[0009]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设于所述第一装配面上,或者所述阻挡件设于支撑件上。
[00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面上具有第一标识,所述弯曲盖板靠近所述中框的一侧具有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正对应所述第二标识。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WO2017036169A1|2017-03-09|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0712782B2|2020-07-14|Front cover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105120622B|2017-10-17|终端前盖组件及终端
CN103096663B|2017-03-01|具有音频输出单元的电子装置
CN103312840A|2013-09-18|可摄像的手持移动终端
CN105120023B|2016-08-17|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1278545Y|2009-07-22|移动电话的液晶屏结构
WO2020181978A1|2020-09-17|一种电子设备
CN214335607U|2021-10-01|电子设备
CN108551735A|2018-09-18|壳体和电子装置
US20190295788A1|2019-09-26|Mobile terminal
CN210137422U|2020-03-10|一种电子设备
CN209964159U|2020-01-17|电子设备
CN209046685U|2019-06-28|一种电子设备
CN108712547B|2020-03-31|一种电子装置及前壳组件
CN207489005U|2018-06-12|Usb座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0609408U|2020-05-22|一种摄像头固定结构及其电子设备
CN110177440B|2021-04-09|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CN212727623U|2021-03-16|电子设备
CN214338368U|2021-10-01|壳体组件、电子设备
CN210137344U|2020-03-10|一种电子设备
CN210514955U|2020-05-12|一种智能手表的表镜安装结构
CN214413030U|2021-10-15|一种扬声器模组
US20200288005A1|2020-09-10|Display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210958417U|2020-07-07|防水结构及移动终端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710746.7U|CN214335607U|2021-04-07|2021-04-07|电子设备|CN202120710746.7U| CN214335607U|2021-04-07|2021-04-07|电子设备|
[返回顶部]